“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全省工会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盯“五强”目标,以激发县级工会内生动力和政策支持双轮驱动,推动县级工会补短板强弱项增活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强力推进专项工作
一是快速启动,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省总工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由9个部门联合推进,负责具体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贾玉梅专门召开“县级工会加强年”研究部署会议,研究制定“县级工会加强年”《制度机制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梳理23项制度机制和28项工作任务,指导推动13个市(地)总工会迅速贯彻落实。二是摸清底数,强化对口联系。围绕人员配备、阵地服务、资金使用、组织机制和作用发挥五个方面,制发“县级工会加强年”调查问卷,同时下发《县级工会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县级工会工作情况调查表》,全面了解县级工会存在的突出困难和诉求,征求意见建议。省总和13个市(地)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确定联系点并实地(视频)调研,实现全省125个县级工会对口联系全覆盖。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建立工作简报制度,及时宣传报道专项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在《黑龙江工人报》设置“县级工会加强年”专栏,总结宣传市县两级工会的经验做法。开展“中国梦 劳动美”县级工会好新闻竞赛,选树10个县级工会宣传工作示范单位。
二、坚持问题导向,提供“真金白银”政策支撑
一是充实县级工会力量。落实中央和省委群团改革“专兼挂”结合的要求,督促指导县级工会从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产业工人、农民工等一线优秀职工中选取1—2名优秀代表吸纳进工会领导班子任兼职副主席。在省工会干部学院举办县(市、区)工会主席专题培训班,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送教小分队”,直达县区一线“送教下基层”,全面提升县级工会干部履职能力。实施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专项招聘计划,设立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补贴经费,推动全省1300多个乡镇(街道)工会每家至少配备1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二是大力支持县、乡工会经费。完善县级工会经费回拨补助办法,提高县(市)工会经费回拨比例10个百分点,确保县级工会经费满足运转需要。设立县级工会专项工作经费1920万元,每个县(市)总工会补助20万元,每个区总工会补助10万元。设立乡镇(街道)工会专项补助经费1320万元,每个乡镇、街道工会每年补助1万元。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使用范围。三是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推动县级职工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母婴爱心屋、职工之家等综合服务载体平台全覆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职工群众满意的职工综合服务阵地。设立1000万元县级工人文化宫运营补贴和项目经费,目前已对13个县级工人文化宫补助564.71万元。
三、激发内生动力,更好发挥县级工会作用
一是做实做强“万名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品牌。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加强县级工会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抓实劳模工匠示范性宣讲,依托智慧工会平台开展“云”宣讲,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励县级工会打造“劳模工匠风采街”“劳模工匠风采墙”。二是持续深化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指导县级工会围绕县域内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就业形态群体开展劳动竞赛;聚焦我省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和“五小”创新活动;以辖区传统高危、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非公中小企业为重点,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康杯竞赛。三是做优叫响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品牌。丰富县域企事业单位创新载体,积极构建省、市、县三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贯通格局,指导县级及以上地方工会新建创新工作室184个,产生各类职工创新项目427项。四是创新打造“五师一室”工会维权服务品牌。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招募法律援助律师、劳动关系协调师、创新创业指导师、劳动安全咨询师、身心健康引导师“五师”志愿者1202名,创建职工权益纠纷调解室201个,积极推动县级“五师一室”建设,今年服务职工5457人次,挽回劳动报酬等经济损失655.06万元。
下一步,黑龙江省总工会将认真贯彻此次季度推进会精神,把专项工作作为深化工会改革建设的综合性载体,聚焦“五强”目标,着力把全省县级工会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