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从小到大,从未觉得自己属大富大贵之命,反倒只是沧海一粟,平庸之辈而已。在即将奔往四十岁的列车上,向平凡的自己致敬,向一路上陪伴我的小小幸福表达感恩,正是这些看似小小的幸福,让一切变得刚刚好,让我不忘初心,知足常乐。
都说时势造英雄,在我看来,80年代的农村,也造就了80后农村娃坚韧努力的性格。小时候,每到星期一,中午下课铃一响,我们就会飞奔进学校食堂,端起磁盅蒸的饭,热乎乎的,再和着妈妈炒的咸菜,香喷喷的,和三五小伙伴围成一圈,坐在学校外面小河旁的石头上,边吃边聊。下午放学,偶尔还能够吃上一根五分钱的冰糕,那一刻,觉得很幸福。
记得六年级的一个暑假,每天傍晚,我坐在自家的晒坝(用来晒谷物之类的坝子)做作业,或是在家做家务时,总会听到对面乡政府的楼上,清油在锅里发出的呲呲声,紧接着一股菜香味迎面扑来,每次我都会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那弥漫着浓浓菜香的空气。然后就会看到乡政府的叔叔阿姨们熟练地用勺添菜、吃饭、洗碗整个过程。那一刻,小小的我,突然萌生出了人生第一个大大的梦想——好好读书,我以后也要到乡政府上班,这样每天傍晚时分,我也可以站在那一栋标致的楼房里,一边炒菜,一边等还在干农活的妈妈回来吃饭。那一刻,我是多么期待自己有一天能过上那样的“上等生活”。对于童年的这个期待,如今看来,的确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但它却给了我好好读书的动力与方向。
从小学到初中,爸爸妈妈看到那些宣师毕业的邻居孩子,总会羡慕不已,嘴里还会喃喃自语:要是我家姑娘能够考上宣师就好了,以后就不愁了。。。。。。后来,我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读宣师,而是遵循了自己的内心,读高中,考大学。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是惊喜万分的。上大学后,发现自己真的如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开阔豁达。除了学习上,竭尽全力,我还利用周末,去做一些家教,拿到自己挣的第一份工资,我立即去给我妈妈买了一件衣服。那一刻,我是幸福的,因为我觉得自己也能为父母分担了。
大学毕业,站在三尺讲台,第一次为人师表,第一次接到了同样为老师的爷爷打的电话,他告诉我,当老师了,更要懂得平易近人,更要谦虚严谨。刚工作的小姑娘,全身充满了干劲,一个人带高中三个班的英语,当我送走人生中的第一批弟子时,那一刻,我是幸福的。如今,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倍感欣慰。我为自己是一名宣中人而骄傲,为自己能够为宣汉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而感到幸福。
如今,年近四十,上有老,下有小。为人妻子,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我和先生一路走来,相扶相持,相守相知,偶尔夜深人静时,我们还会一起回忆80后充满童真而又心酸的童年,亦会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现在社会上很流行“夫妻之间,搭档过日子,勉强能过就行”,恕我不能苟同。前段时间,拜读了清朝沈复先生的《浮生六记》,书中,沈复先生用非常简洁生动的文笔描写了他和妻子芸娘平淡生活中所觅得的一缕缕小幸福,读完深有感触。在我看来,夫妻之间,除了相扶相持,还应相知。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处理事情,急他所急,想他所想,除此之外,绝不能因为自己是女子,便忘却了奋斗与进步。我所羡慕的,是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势均力敌”的爱情。只有相知相惜共同进步,才能把平淡的婚姻经营好。
为人子女,我觉得我是幸福的。但凡空闲,我总会陪伴父母去公园转转路,逛逛街,带他们去吃吃喜欢吃的或是品尝品尝他们从未吃过的。哪怕是听听父母的唠叨,也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种习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时候,我们是孩子,父母庇护我们长大。如今,他们年老了,父母就如同我们的孩子一样,凡事开始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责备,亦会让他们难过很久。所以,学会轻言轻语,让父母体面地老去,这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而我,年近不惑的我,和父母在一起散步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仍然是那个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幸福,知足。
为人父母,我觉得我是幸福的。生老大时,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用之才,于是从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中选取“腾渊”二字。老二出生了,仍然是个儿子,还没出生,就听到了一大堆唏嘘之声,“两个儿子以后怎么过哦”或是“以后有得受”。。。。。。善意或虚情,对于大家的评价,我没有做任何言语上的回应,我想把我的态度表达在我儿子的名字里。于是从《诗经》——“浅予深深,长乐未央”中选取“浅予”二字,表达母亲发自内心的喜爱。孩子从小到大,只要一下班,我总会尽量亲力亲为,儿子长了几颗牙,手臂长了一颗痣,老母亲一清二楚。有人也许觉得这样的生活枯燥无味,但我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无奇之人。俗话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想认真地陪孩子慢慢长大,更不想错过他们成长的任何一个瞬间,我想当他们自己也为人父母之时,能把这份温暖与爱去传递给他们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比我优秀百倍万倍的父母,他们或腰缠万贯,或学富五车。而我,无钱无才无貌,平淡无奇,所以,我很感恩我的孩子选择了平凡的我们,陪他们走人生中重要无比的一程。
作为独立的“自我”,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一个人的时候,清茶一盏,看看书,练练字,养养花,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一首首钢琴曲中,时间仿佛凝固了。温暖的阳光从指缝间划过,再触摸每根微烫的头发丝,一切尽显舒敞,静谧。茶香,书香,花香,空气里弥漫着自由芬芳的味道,什么都不去想,告诉自己,做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女子,清心寡欲,一生一世。嘴里喃喃自语,人生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人的前半生,没有对错,只有成长。不管这一路的经历是好是坏,不管这一世的坎坷会虐我们多少遍,我们都应如那山间的苔花,虽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人间烟火中,去寻得一丝清欢。在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去觅得点滴的小小幸福,因为,真正美好的人生,不必太满,小小幸福,才是刚刚好。